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丁方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评论】风化与凝聚前言

2012-09-18 11:57:03 来源:艺术家提供作者:李小山
A-A+

  对于丁方,圈内人士的评价差距甚大,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立场,对其的褒贬显而易见。这正说明作为艺术家,丁方的地位非同寻常。与80年代丁方红火的时期相比较,当下的艺术发生了本质性的转变,特征是,多元化和多样性已真正成为现实,没有任何一种原则或思想能够被普遍化及完全认同,没有任何一种观点或潮流能够左右艺术界的风气。如果说以前的艺术界像兵营,那么现在就像市场,严格的纪律与规则被竞争与买卖所取代。——这是好的,多元化和多样性符合人们对丰富多彩的精神追求的愿望,也符合中国当代艺术成长发育的生态环境。
  丁方的做人方式与作品风格,是许多人不断提及的话题,一方面是因为他相对于其他艺术家更注重铸造所谓的“灵魂”;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不屈不挠地坚持他的强劲画风。关于“灵魂”的问题,似乎不在当下的人们关注的范围内,它被别的更现实的东西取代,甚至人们厌倦和躲避它,把它当做一个加以蔑视的对象,他们宁愿从肉感的物质的存在中寻找丰富,从现世的投入产出的利益循环中获得快乐。“灵魂”在场与否,并不是有关灵与肉的平衡问题,而是人之为人的完整性问题,——在一定程度上,是人是否把自提升到一种人的境界的本质问题。我不是教徒,因此与对“灵魂”的追问及神性无关,我只是把它安放在与我们的信念关联的位置上,与我们的道德、操守、尊严联系在一起。或许这也是我和丁方的不同之点,他对“灵魂”的理解显然是带有神性的,从他的作品里可以一目了然。但他是没错的,正因为当代艺术的极度世俗化,极度的肉感化和物质化,丁方的作用才得以彰显。缺乏“灵魂”的照耀,肉体将成什么?其实这样的割裂是绝对化的。当我们说,当代人的精神层面越来越趋向于平面化,所指的无非就是物质背后的空洞。我不赞成十字架的沉重和救赎,不会将自己的生命变成外在力量的驱使工具,但我敬畏崇高和崇高所呈现的美。物欲的魔鬼屡战胜,诱导一切现实欲望的无限膨胀,“灵魂”仅仅高悬于抽象的虚空,变成一个言说的符号。物欲的平面的背后一片黑暗,使得人们越来越近视和萎琐,倘若有几个或少部分艺术家想让黑暗发光,难道不值得赞赏吗?
  丁方的画风比较“古典”,这是就他的气质及追求而言的。有一种东西不存在时间概念,它在每个不同阶段以不同的方式出现,它是“灵魂”与物质的完整性。丁方仍旧强调用笔、色彩、肌理、明暗、造型等等,并且在营造画面气氛时,大致上遵循了早期现代主义的基本原理,无疑导致了一些半瓶子醋的人乱加评说。我看到丁方在北京办展时某些“专家”在研讨会上的高论,什么丁方不该过多专注“农村题材”,而应该把目光转向所谓“更富积极意义的城市主题”之类,令人苦笑不得。在当代艺术中,题材已不成为问题。我相信丁方不管画什么都灌注着一种基本的精神气质:强健、有力、理想化、自我人格化等等。他画的土地、人体和大自然氤氲,实质上都是他所构架的理想之桥,通过它,走向“灵魂”的王国,——在那里,一切的崇敬都化为抽象而纯粹的精神,他的具体画面则是一扇窗户。就我本人来说,对神圣的普遍化的东西一向抱有警惕,恰如罗素所言,任何神圣化都潜伏着危险;但我毫不犹豫地赞许丁方的追求,赞许的理由是:丁方在这个时代是一个特例,不可取代也不可或缺,没有丁方的出场,会造成当代中国艺术或多或少的缺憾。
  我们时代的艺术已经被某种可称为“快乐原则”的烟雾遮蔽了,精神的层次变得浅薄并且单色。“快乐原则”本身是没错的,错在太多的艺术家被肉感和物质拖累,成了马尔库塞说的“单向度”的人。我们身边有太多的视觉游戏和视觉垃圾,因此是否应该向沉醉在“快乐原则”中的心灵发出呼唤,吁求丰富吁求多彩,如果只有丁方索寻的那个“灵魂”的单独存在,势必出现已为历史证明的一片沉闷的局面,——而完全没有呢?我只想指出,灵与肉的问题以前是、现在是、将来仍旧是人们探究的主题。丁方用他的艺术清晰地证明了两者之间的完整性存在。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丁方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